淄博高青:垃圾桶也有“身份證”
整潔排放的垃圾桶,運行有序的垃圾清運車,在高青縣的大街小巷、農村社區,隨時隨地可見。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實現全覆蓋,垃圾處理及時有效,城市容貌也煥然一新。然而這背后,凝聚了淄博高青移動的技術支持。
在智慧高青調度指揮中心,超大LED屏幕上閃動著綜合執法局人員、作業車的運動軌跡,全天候工作情況一覽無余。智慧高青指揮中心副主任李新龍告訴記者,環衛設施的電子標簽是智慧高青指揮中心RFID數字環衛系統的硬件接收點。指揮中心不但在環衛設施上安裝了電子標簽,而且在環衛作業車輛上安裝了GPS定位設備,依托GPS監督指揮子系統和RFID數字環衛子系統,實現了對全縣環衛設施24小時智能化識別、監控、管理和調度。通過中心平臺,可以核查每一輛車的作業動態,形成了數字化管理鏈條,對環衛作業車輛及管理人員實現了實時監督、實時管理、實時指揮。根據案件性質,隨時調度人員或車輛及時處置。
智慧高青指揮中心先進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管理正是利用了高青移動分公司的信息共享平臺、遍布城鄉的網絡以及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在高青縣,每個垃圾桶都安裝上電子標簽識別碼,建立“戶口”檔案,有了自己的“身份證”,通過紅外感應器、掃描儀,便能夠將垃圾桶清運時間、軌跡等傳輸到數字化管理平臺。由指揮調度中心對全縣垃圾桶清運實施24小時識別、定位、跟蹤、監控、管理和調度。提高了清運質量和服務水平,并減少了投訴事件的發生。
“自己不僅要清理馬路及行人道的垃圾,還要時刻清理垃圾桶外的溢出垃圾,為了避免垃圾桶外溢的現象,每天都要奔波于垃圾桶之前,一天下來,要走不少路,有時候嚴重到雙腳腫的穿不上鞋子。”環衛工人劉大媽告訴記者,“現在好了,垃圾桶有了電子標簽識別碼,垃圾桶里的垃圾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有垃圾清運車進行清運,這給我們省去了不少時間和體力。”環衛局綜合科科長劉永光告訴記者,垃圾桶電子標簽碼的安裝,每個月的垃圾清運量從以前不到900噸到現在的1000余噸,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環衛工人的作業量也比以前減少了近三分之一。
“當市民發現道路不整潔,可以立即掏出手機,拍下圖片。用手機登錄‘城管通’軟件,直接上傳剛剛拍下的圖片就可發送。工作人員在‘城管通’待立案中就能看到,接到報案后,指揮中心先通過視頻監控核實報案是否屬實;情況屬實后進行立案,通過數字城管系統派發給相關處置單位;由相關人員趕赴現場處置,最后處置完畢,再向報案人反饋。整個報案過程,幾分鐘即可完成。”李新龍說,該技術提高了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熱情,實現了城鄉環衛工作的無死角全覆蓋。
在“智慧高青”建設的道路上,高青縣綜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不斷提升新型服務能力,實現城鄉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和運行,為城鄉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最有效的保障。
同類文章排行
- 南京“科技達人”開公司創業 研發智能垃圾箱接到大訂
- 美醫療垃圾桶驚現碎尸
- 推行效果不如意 單桶垃圾桶分類卡在了哪兒?
- 10個大型垃圾箱 小區門口排排站
- 清潔工垃圾桶內發現疑似人骨 警方帶走嫌犯
- 洛帶古鎮菱角堰社區配套設施交貨安裝圓滿結束
- 織金縣三甲街道560個垃圾桶助力創衛工作
- 萬德福“17周年廠慶感恩優惠回饋”活動拉開序幕!
- 餐廚垃圾倒進路邊垃圾桶餐館老板娘的舉動“吃”到了罰
- 澳門的街道是如此的干凈